所謂的烘干塔是一款依靠熱風,熱空氣對濕糧食進行烘干處理的設備,只要有燃料有電它就可以進行連續的糧食烘干作業,完全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。這兩年糧食烘干塔的用戶成倍增長,但由于烘干塔是新型的機械設備,在推廣上仍存在一些制約的因素,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:
(1)一次性投資大。投資建造一座中等規模的糧食烘干加工廠,需機械設備投資約40萬元,廠房及配套設施投資10萬元左右,而實現工廠化經營,還需一定的配套流動資金。如此巨大的投資,對一般的個體生產經營者來說,其難度是顯而易見的。
(2)投資回收期較長。中等規模烘干設備的烘干能力一般為800—1200t/(臺·季),按80元/t收費計算,扣除成本,利潤在40元/t左右,每季純收益4萬元,年收益5—6萬元(夏季烘干作業量較少)。而投資建設一座中等規模的烘干加工廠,需6—8年方可收回投資,投資者的即期收益不明顯。
(3)糧食品質上的差價不明顯。目前,糧食產品售價在品質方面的差價還不明顯,除了大中城市及大宗客戶對糧食品質的要求較高外,大量個體商戶或普通消費者對糧食品質的要求不高,所愿意支付的品質差價也較小,導致烘干加工廠的效益不明顯,有的甚至出現虧本現象,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。
(4)水稻種植經營規模的限制。目前除了個別種糧大戶外,一般的水稻生產專業戶承包經營規模也只有2~4hm2左右,收獲的水稻在一般的土制曬場上自然晾干或稍加晾曬清揚使可銷售。而且不少都是糧販主動上門收購,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為了糧食的品質與增值而花去數千元的烘干費用。
由此可見,要大力推廣我國的谷物干燥機械化,就應宣傳其優勢,盡量減少制約因素的影響,并不斷完善投入機制。吸收各種社會資金,建立以國家投人為導向,農村集體和農民投人為主體的多元化、多渠道和多層次的投人機制,走社會化、產業化和服務化的道路,這樣糧食烘干塔機械化才能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全國咨詢熱線:400-0666-369 手機:13903726736(劉總)
郵箱:hnfsjx@qq.com 地址:滑縣慈周寨工業區
訪問手機端 微信公眾號